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
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来源:《经济观察报》2024.3.11 作者:王雅洁 任晓宁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自己最关注的是新质生产力。
3月4日晚,齐向东在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理解新质生产力,要抓住“新”与“质”两方面,“新”指的是在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下产生的生产力;“质”指的是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
过去一年,他还跟随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去各地调研,发现当前民营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依旧面临一些挑战。
齐向东说:“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体,所以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经济观察网:今年两会,你最关注哪些问题?
齐向东:今年两会我最关注的是新质生产力的提法。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理解新质生产力,要抓住“新”与“质”两方面。“新”指的是在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下产生的生产力;“质”指的是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据、信息、网络作为三大新生产要素,因其自身的强渗透性、多兼容性、超时空性,具备了整合传统生产力的能力,能够从生产要素“羽化”成由数据生产力、信息生产力和网络生产力构成的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本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能力。要想提升新质生产力,一是要优机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突破创新;二是优生态,培育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三是扩链条,通过多元化主体,合力解决共性问题。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体,所以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经济观察网:作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你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有哪些最新的观察?
齐向东:过去一年,我跟随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去各地调研,发现当前民营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还面临一些挑战。部分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改变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上存在困难,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一些企业在发展上过于依赖单一业务,其他业务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在发展上遇到了转型难题;还有些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少,反而造成了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想要针对性地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还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加强。
一是突破企业融资难的难题。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信息了解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尤其是初创企业创新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面临的风控监管较为严格,容易导致资金流断裂;二是化解市场准入壁垒。在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上,民营企业仍然处在“看得见、进不去”的阶段,很多好政策难以真正落地;三是培养高水平人才。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加深,我国多个产业面临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亟需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四是税费负担重,成本急剧上升。
经济观察网: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怎么做?
齐向东:政府要增信任,把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真正看作“自己人”,真诚关心、一视同仁,激发企业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制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细则”,将落实情况列入巡视督察内容和政府考核指标;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在数据、电力、电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政府还要优服务,积极转变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建议通过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法律、财税、政策解读等专业服务,针对性地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扩大服务包覆盖范围,实现政策精准灌溉,对科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对一”针对性帮扶。
经济观察网:你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和立法进程有什么期待?
齐向东:民营经济立法工作,重点在于通过法律的强制力、约束性,明确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促进和指引,消除执行层面的实际不平等现象。对此,我有三条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保障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建议国家通过相关立法,禁止宏观调控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歧视民营企业,为保障企业的发展靠市场自由选择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在相关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在数据、电力、电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激发企业投资兴业的积极性。
二是维护法律秩序的统一性,提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稳定性、透明性、公平性与可预期性。建议国家明确未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民营企业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不得因所有制形式不同设置或者变相设置差别化标准或者条件,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明确各级政府机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责,建立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侵犯民营企业权益的专项监察制度。
三是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建议全面保护民营经济主体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以及民营企业家财产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获得收益的权利等等,突出权益平等保护。同时要求公司加强刑事合规体系建设,划分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的边界。
经济观察网:对推动技术创新,尤其原始创新,你有哪些建议?
齐向东:科技自立自强,一方面是在现行技术路线上自立,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是在未来新技术路线上自强,走自己的技术路线,创新引领前行。要想实现这两点,只靠少数精英企业、高端科研院所是做不到的,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对此,我有两点建议:一是提高民营企业投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具备科技创新的有利优势。建议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比如延长贷款还本时间,推出5年期或更长期贷款,银行每年评估偿还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提高资本市场对创新的包容度。在会计准则方面,建议学习钻探行业。此前,我国对高风险的勘探资本化制定了相关政策,提升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企业的业绩增长。因此我建议,只要是省级以上政府确定的“卡脖子”项目,研发费用就可以资本化,让企业在研发当年和整个研发过程期间,不影响利润,研发成功后的寿命年限内,在毛利润中扣减摊销项目成本,让股东能看到“卡脖子”项目在研发期既不减少去年当期利润,又能在投产期增加利润,自然就支持经营层攻克“卡脖子”难题了。
攻克“卡脖子”问题,科技服务业、制造业龙头企业是主力军中的精英队伍,应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措施主要有三个:一是提高会计准则对研发投资的包容度;二是合理放宽对上市企业募集资金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限制;三是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工程。
经济观察报:你今年两会提案中的一个主题是“ai 安全”,为什么关心这个话题?当前ai有哪些安全风险?
齐向东:ai(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去年两会时chatgpt出现,今年sora(美国文生视频大模型产品)又风靡全球。这两个技术不完全是一回事,但让我们看到ai发展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
ai改变我们生活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是犯罪分子对ai技术的利用已经进入到一个普及期。这种现象与历史上其它大的技术突破、技术发明出现时的应用路径是一样的。现在大家都关注ai在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ai安全方面不太受关注,所以,我在这次政协提案中就建议大力发展“安全 ai”。作为一家安全公司,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大力发展安全技术,解决ai创新过程中带来的一些新的安全问题。
经济观察报:ai目前正在加剧安全风险,我们能否对此进行防御?
齐向东:两会期间我见到了很多朋友,大家问我的第一个问题都是,网络安全能不能解决ai的安全问题?ai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ai本身的安全问题,二是犯罪分子利用ai所产生的安全问题。
我们解决ai的安全问题,并不能单一解决,因为ai的源头是大数据,所以要先解决数据安全问题。数据从网络来,到网络去,所以要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就必须解决网络连接和访问的安全问题。
网络上流动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这些涓涓的数据汇成大数据的河流,产生了ai。因此解决ai安全问题要标本兼治,即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问题、ai安全问题都要解决。这些年的安全投资普遍不足,随着ai的高速发展,再次让我们意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我预计,2024年应该是网络安全行业的大年,也是大家把网络安全意识落实到网络安全行动、落实到网络安全投资上的大年。
经济观察报:在ai时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信息和网络安全?
齐向东:总体来说,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不仅要筑起一道用智能对抗智能的防线,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人和机器的协同发展。既发挥人的引领作用,也充分利用极其强大的智能分析和自动研判能力。不能盲目陷入技术决定论,只有人与机器的力量有机结合,生产力才能真正的新质、高质。
具体来说,是要善用ai技术做好盘家底、建系统、抓运营三件事。盘家底,是利用ai大模型高效梳理清楚各类资产,为做好网络安全建设工作打好“地基”;建系统,是建立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和全链条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抓运营,是用“人智能”的高水平运营队伍,让安全能力“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