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难点与推进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进程评价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覆盖“三农”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可以从“三农”视角进行综合评价。本文聚焦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这“三化一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概括,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和具体目标,进而基于“三化一融”水平评价来研判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与实现程度,通过分析“三化一融”系统的协调性,找出不同子系统存在的短板,从而洞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难点。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探析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必须在尊重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规律和世界趋势的同时突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并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简单合并加总(魏后凯,2019),而是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有机整体,其中既有“物”的现代化,也有“人”的现代化,还包括公共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涉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方方面面。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长期过程,与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并且在推进过程中强调“三农”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多维性。
在新发展阶段,城乡融合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正不断建立健全,中国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等方面的成效明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使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三化一融”的局面。
可以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具有农业由大到强加速转变、农村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更加充足充分、农民迈入共同富裕的基础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的含义。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评价
中国已明确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到 2050 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两阶段战略。以两阶段总体目标为依据,参考国家相关规划和研究成果,本文从“三化一融”角度,构建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4 项一级指标和 24 项二级指标在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 1)。
表 1 中,对各一级指标实现程度的评价结果代表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即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现代化水平、农民现代化水平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基于指标体系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代表“三化一融”水平。
(三)基于“三化一融”视角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评价
基于表 1 指标体系,本文接下来评价中国 2012-2021 年的“三化一融”水平,以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对于“三化一融”水平的评价结果,50%以下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起步阶段,50%~80%为中期阶段,80%以上为后期阶段。
1. 农业农村现代化已进入中期偏后阶段,2035 年前可基本实现“三化一融”目标。按照 2035 年目标值,2021 年“三化一融”水平的实现程度为 76.3%(见图 1),自 2012 年起年均提高约 2.43 个百分点。对标 2035 年目标值,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总体上已经进入中期偏后阶段。
对标 2035 年目标值,2021 年农业现代化(83.5%)已经处于后期阶段,农村现代化(74%)、农民现代化(71.1%)和城乡融合发展(76.4%)均处于中期阶段。在 4 个一级指标中,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最高,距离 2035 年目标值的差距最小;农民现代化距离 2035 年目标值的差距最大,是最为突出的短板项。
预计中国到 2033 年左右可基本实现“三化一融”目标值,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
2. “三化一融”系统协调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现代化成为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突出短板。从 2012-2021 年的变化趋势看,“三化一融”系统内部协调程度在提高。但需要警惕,由农民现代化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三化一融”系统内部的不协调,将阻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3. 各一级指标下的劣势项和短板类指标需得到重视。2021 年 24 项二级指标对标 2035 年目标值的实现程度,已进入后期阶段的有 11 项,其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已实现目标值,需要持续稳固;其余 10 项指标中,有 2 项指标实现程度在 90%以上,8 项指标实现程度为 80%~90%。这 11 项指标分布于“三化一融”4 个一级指标中,说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一级指标都具有优势项;而农业现代化一级指标中的优势项最多,最能体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沿水平。
实现程度进入中期阶段的有 12 项二级指标,这些指标总体变化平稳,在实现程度上能够保持较平稳的增长态势。但是,要强化关注实现程度较低的 6 项二级指标,包括农业现代化一级指标下的农业劳动生产(60.93%),农村现代化一级指标下的生活污水处理的村比率(61.57%),农民现代化一级指标下的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比(68.67%),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一级指标下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68.42%)、城乡教育均等化(64.52%)和城乡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数之比(64.94%)等,需要保证这些指标的实现程度按既有发展速度持续提高。
有 1 项二级指标仍处于起步阶段,即农民现代化一级指标下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7%)。该指标能否实现目标值直接影响到农民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就该指标反映的内涵来看,农民收入是其物质生活的基础,也与其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是农民生活富裕富足的前提。收入水平方面指标的实现程度不高,表明目前距离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评价的启示
发挥好指标设计、评价和预测等对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的积极作用,不能仅局限于指标本身,而应从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背后逻辑出发,并上升到更加中观、宏观的层次,突出其战略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来统筹考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难点。
二、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
(一)以“农业强国”为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提升物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机制保障,即确保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要深刻把握大食物观内涵,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二是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装备设施水平。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强化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创制推广一批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高效智能农机,整体提升种养加等各环节、农牧渔等各领域的机械化水平。三是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对外合作关系,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创新农业服务贸易模式。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多双边农业合作,稳步提升对外农业贸易投资水平。要培育战略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依托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投资和技术合作,加强国际运输通道能力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资源掌控力和风险防控力。
(二)以“和美宜居”为重点推进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乡村居住条件和治理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根据不同自然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居住特点等因素确定人居环境的具体提升方式。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广一体化处理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要使农村环境达到并保持村庄整洁、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状态,使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协同共生,成为彰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梦想田园。二是全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以多元共治替代主要由政府部门单一化推进治理的模式,完善与多元共治相匹配的治理结构,构建包容性的乡村治理体系。
(三)以“观念素质”为切入点推进农民现代化,充分提升农民的主体性
一是推动农民的观念意识转型。要加快农民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使其逐步从小农意识转向现代意识。不断拓宽农民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加大政策宣传讲解力度,让农民能够切实了解自己作为现代公民所具有的政治权利义务和治理责任义务。二是推动农民的素质现代化。要大力优化基础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快提升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整合分散的农村科普和科技服务力量,例如农技推广、农民教育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建立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体化推进机制。根据城乡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和文化设施布局,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比较利益较低的农村教育和文化领域流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教育和文化培训领域,夯实农民文化素质现代化的基础。
(四)抓好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交叉项,把农民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培育高素质经营主体与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联动。要把要素市场建设作为激活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钥匙,通过健全农业要素市场、优化经营权配置机制引导更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地经营权向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同时,要提高规模经营主体的能力和素质,鼓励受过农业专业教育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对新进入农业且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予以支持。二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联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文明乡村。根据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完善乡村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倡导科学健康、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和广播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与推进农民过上现代生活联动。要优先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统筹解决农民住房分散、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大力提高农民住房质量。要以县域为载体加快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污水处理和医疗设施、养老服务中心以及交通网、物联网、互联网的建设,大力提升农村的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质升级。
(五)融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串联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一是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和产业发展。要优先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在中央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尽快建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数据市场,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制度规则,进一步释放城乡产业发展潜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尽快补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尊重城乡人口流动规律,既要防止投入不足导致质量不高,更要避免投入过度造成严重浪费。要以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准,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及破解路径
(一)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目标冲突
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和底线任务,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二者既是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主要目标,也是其重要内容。然而,二者存在明显的目标冲突。保障粮食安全的支持政策,强调集中资源推动粮食稳产增产,主要指向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集中资源发展粮食产业。由于粮食产业比较效益较低,扩大种粮面积往往意味着放弃高收益的产业发展机会,不利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化解其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确保农民在种粮的同时也能实现收入稳定快速地增加。当然,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促进农民增收不能突破粮食安全底线。对于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增收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有效破解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目标冲突:一是因地制宜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小规模、分散化、高度兼业化的经营状况,提高专业化粮食生产经营效益;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和良种培育,促进机械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粮食种植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构建纵向融合和一体化的粮食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小农户公平分享粮食产业链增值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挖掘粮食生产的多维功能,推动粮食生产与加工、电商、文旅、休闲、教育等融合发展;五是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尤其要积极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二)化解分散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矛盾
现代化大农业是践行大农业观的现代化农业,普遍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在小农户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能排斥小农户。然而,分散的小农户具有兼业化、粗放化和细碎化的典型特征,与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明显不符。小农户作为主要经营主体贯穿中国农业现代化全过程,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渐进式城镇化道路和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保留小农户是适应农民城乡两栖发展形态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保留小农户发展形态,并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化大农业的产业体系,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艰巨挑战,也是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化解分散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矛盾,关键是顺应小农户演变趋势,推广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绿色化的生产方式,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的专业化分工轨道,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找到小农户的合适位置。这有赖于以县域为单位开展区域性、复合型、立体式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整合全产业、全要素和全链条,形成综合性的区域现代农业支撑平台,带动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全面升级发展,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三)破除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存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导致一些领域形成了固化的利益格局,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造成极大限制,也明显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一要破除城乡要素市场连通“瓶颈”。城乡要素市场分割问题集中体现在土地要素市场,尤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宅基地盘活利用机制不畅。同时,农村房地产市场缺位,农村住房保障缺乏市场机制支撑。这造成了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资金、土地等要素难以向农业农村领域集聚;另一方面,人口不能在城乡自由流动。未来,需要通过实施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推动农村资源要素与人口格局的均衡配置,实现城乡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良性循环。
二要化解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矛盾。城乡经济循环是新时期接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动能。目前,乡村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农村产业融合、城乡产业转移这两条并行推进路径。城乡产业融通在生产标准、基础设施、服务支撑等方面存在“瓶颈”,造成下乡产业和本土产业不兼容、农产品向城市上行通道不畅、城市优质服务下沉乡村机制缺乏等突出问题,这使得以农业为根基的农村产业融合路径和以产业下乡为主的城乡产业转移出现了要素竞争、空间排斥现象。产业下乡不仅没有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反而挤压了本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不少产业下乡项目根植性不强、存续时间不长,扰乱了乡村产业正常发展秩序。因此,需要重构乡村产业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消除制约城乡产业融通的“瓶颈”因素,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向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
三要探索县域城乡治理一体化机制。打破县域城乡二元结构,将深刻改变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就业格局、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县级财政收支格局和政府运行秩序以及基层政府、村级组织治理格局,势必面临难以想象的阻力,甚至在局部范围可能引发治理隐患。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县域治理机制尚未得到探索,各地仍以城乡二元机制推动建设、服务和治理。要实现向县域城乡融合的顺利过渡,必须探索破除县域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及时调整对城乡居民生活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县级财政收支和政府运行、基层政府和社区(村级)组织的治理机制,构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破解农村空心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难题
未来,城镇化仍会继续推进,人口由乡入城的迁移将持续下去。这意味着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挑战,但也带来了重要机遇。
一要破解农村空心化的难题。即使不考虑城镇化因素,人口自然负增长也是未来农村人口发展的基本面。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总人口数量的逐步下降,农村人口将持续减少,农村将有大量村庄消亡。在这种情况下,面向未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能面面俱到地追求村村振兴。必须对城镇化趋势、城乡格局变化、村庄演变态势作出研判,科学谋划村庄布局,有序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按照人口分布情况来整合、优化配置资源,防止“有村无民”乡村建设造成浪费。
二要破解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难题。据预测,农村老年人口于 2040 年前后将在达到 1.1 亿~1.2 亿人的峰值后回落至 0.9 亿~1 亿人,80 岁及以上高龄人口规模至 2050 年则将持续增长至约 4000 万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深刻,带来的挑战主要是“老人农业”、农民养老难和农村经济欠缺活力。对此,要以培养青年农民为重心,推动职业农民队伍代际传承;要紧扣农村不同老年群体的最紧迫需求,做好公共养老服务供给与在家在村养老的有机融合,解决好老年人吃饭、就医、照护等需求,走出一条“低成本、高福利”的中国式农村居家养老产业之路;要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重视发展老年友好型乡村产业,为农村老年人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生计保障创业扶持,增加农村老年人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让农村老年人能够“体面养老”“有尊严地养老”。
(五)推动乡村闲置资源要素盘活利用机制改革
资源要素短缺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限制因素,但乡村资源要素的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三资”底数基本摸清。根据《中国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2021)》,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为 8.22 万亿元,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量化资产总额为 2.7 万亿元。不少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机制尚在探索,造成集体“三资”处于低效利用或闲置状态,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闲置问题更为普遍。课题组调研发现,各地反映诉求最强烈的是乡村产业发展面临土地短缺难题。不少地区农村发展受“有土地不能用”制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可利用、易利用的农村土地资源要优先保障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过低,不能形成土地资源开发促进乡村振兴的要素循环驱动机制。这也是各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替代社会保障承担的兜底保障功能虽持续减弱,但因城乡“两栖”人口长期存在而需持续发挥作用。这会制约农村土地要素功能的发挥,使乡村发展的土地指标紧缺、土地利用低效、土地资源闲置等问题更加突出。就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状况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022 年组织的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2021 年样本村的平均空闲废弃宅基地面积为 65.4 亩,其中,常年性闲置农房占用的宅基地面积占空闲废弃宅基地面积的 74.5%。据此粗略估算,全国闲置宅基地约有 3500 万亩,其中,常年性闲置农房占用宅基地的面积约有 2600万亩。土地是农村的优势资源,但乡村振兴的土地要素保障反而成为难题,这与城乡土地要素管理制度和配置机制有关。化解乡村振兴资源要素短缺矛盾、盘活利用乡村资源要素的思路为:一是打破现有农村土地要素城市分配格局,建立土地要素优先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机制;二是实施农村全域土地整治,统筹推进宅基地、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稳妥有效的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利用机制,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完善农村资源要素市场,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前瞻性地部署深化农村改革。
四、统筹协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一)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巩固提升农业现代化
深入推进前沿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塑造农业新质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巩固提升农业现代化、引领农业强国建设。一是加快构建环境适配性强、潜能得到充分激活的现代农业发展大资源格局。二是加快构建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升级的大产业格局。三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大生态格局。四是加快构建立体开发、复合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大空间格局。
(二)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工程和住房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与住房革命,加快乡村建设质量和农村生活品质整体跃升,释放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一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住房建设理念革新与互嵌。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住房建设标准革新与互促。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住房建设目标革新与协同。
(三)实施农民内生动力提升长效支持计划,加快补齐农民现代化短板
加快实施农民内生动力提升长效支持计划,培育现代化意识、改善发展能力、提升素质素养、促进持续增收,以更好满足农民多元化多层次的主体性诉求。一是实施制度固能长效支持计划。二是实施产业聚能长效支持计划。三是实施文化蓄能长效支持计划。四是实施改革赋能长效支持计划。五是实施培育释能长效支持计划。
(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牵引城乡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一体化,着力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一是推进城乡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有序衔接,形塑城乡经济良性循环。二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与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三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四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保障机制。
(五)推动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健全以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与人才支撑保障。一是建立完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管理体制。二是实施现代设施农业与智慧农业协同发展工程。三是实施前沿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技术联合攻关工程。四是加快以数字化智慧化赋能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五是加快完善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的科技与人才支撑保障。
(六)全链条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活力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全链条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活力。一是开展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行动。二是开展乡村传统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传承行动。三是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传播行动。四是开展乡村文化资源价值开发利用行动。五是开展乡村居民文化素养提升行动。
(七)建立大统筹强协调工作机制,增强整体性与系统性
建立大统筹强协调工作机制,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顶层设计、部门协同,增强资源配置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一是升级统筹机构,提高协同站位。二是推进统筹联动,确保协调一致。三是实施统筹共建、促进协作共享。
(八)健全多元投入联动机制,提升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的质效
强化财政、金融与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联动,更加重视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率,持续提升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三化一融”的质效。一是优化财政支农总体性规划和资金管理制度。二是加大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协同支持力度。三是加大乡村建设领域的财政与金融支持政策倾斜。四是推进农村金融数据治理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