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业开放为抓手推动全面开放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8年8月15日 文/倪红福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本质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生产过程日益呈现出碎片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在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服务业表现出与以前明显不同的特征,并且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全球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产出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全球数字贸易迅猛发展,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开起新篇章,也对传统贸易构建起来的国际规则带来了极大挑战。积极地利用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优势,完全有可能从传统贸易规则的被动跟随者,成长为数字贸易时代的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
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导致逆全球化盛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显著增多,尤其是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从目前贸易摩擦集中的领域来看,大部分集中在有形的货物贸易领域,此类贸易争端相对容易解决。在世界各国贸易壁垒中,真正难以协调和解决的是服务贸易争端。与有形货物贸易相比,由于服务的无形性,通常认为服务是不可贸易的,且服务贸易统计存在较大缺陷,掩盖了货物贸易背后存在的大量的服务贸易。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主要依据是301调查报告,其中很多指向了服务业规制和服务贸易问题。
近年来,服务业在全球和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服务贸易交易额在全球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本质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生产过程日益呈现出碎片化和分散化的趋势。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数据测算,2013年全球中间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高达69.32%。在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服务业表现出与以前明显不同的特征,并且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如何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
为了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准确把握新时代下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应着重把握全球服务业发展趋势,增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认识,开创我国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首先,全球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产出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从增长速度来看,近几年来,我国服务业增速已经大大超过第二产业的增速,比如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比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6.1%)高出1.9个百分点;从三大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连续多年超过第二产业,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从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来看,201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44.9%,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28.1%,高出16.8个百分点,并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继续扩大,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早在2010年,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服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达70%以上,即便与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也明显偏低。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我国服务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但也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我国如能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将能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潜力,推动服务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服务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其次,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服务贸易的规模日益扩大,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数据,服务贸易只占全球贸易的1/5左右。随着近年来对全球价值链核算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世界各国逐步意识到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方法极大地低估了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才能更加精准地刻画出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作用和地位。根据增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的测算,服务业大致占到全球出口贸易的50%。服务业不仅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协调价值链活动和增加制造产品的附加值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发挥着“连接剂”和“润滑剂”的作用。价值链起始阶段的研发、设计和工程活动,和价值链末端的营销、分销和澳门皇冠四虎的售后服务都是重要的服务活动。若这些内置服务活动一旦外包,就变成了服务业中间投入。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与货物的贸易一样可以提高资本和劳动的跨行业和跨境的配置效率进而提高生产率。
近些年来,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格外引人注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服务业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保持全球第二位,2017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额为46991.1亿元,约占全球服务进出口额的比重为8%;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从国家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出口的比重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服务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相对较低,甚至低于印度。因此,未来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第三,近年来,国际贸易谈判和争论主要集中在服务业领域。据统计,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多达2000多种,如限制开业权、限制数量、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实行差别待遇和实行外汇管制等。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逆性、不可储存性、异质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等特点,这导致服务贸易壁垒更具刚性和隐蔽性,并与投资壁垒、政府管制联系更为密切,政策保护的目标也更为广泛。在“多哈回合”谈判受阻以后,占全球服务贸易约70%,年度贸易规模达到4万亿美元的12个wto成员方开始进行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即tisa谈判。此外,跨太平洋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以及其他双边、多边和目前正在谈判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各国博弈争论的焦点基本都集中在服务业。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的301调查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领域。
第四,全球数字贸易迅猛发展,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开起新篇章,也对传统贸易构建起来的国际规则带来了极大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迅猛,并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具有大国大市场的优势,互联网用户基数庞大,为数字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推进数字贸易的发展,可以改变我国在传统贸易规则中的不利地位。积极地利用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优势,完全有可能从传统贸易规则的被动跟随者,成长为数字贸易时代的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
一方面,在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贡献日益突出,确保了全球价值链体系正常和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水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我国服务贸易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分步推进我国服务业渐进式开放
服务业对外开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关键力量,更是推动中国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动力,进而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服务业对外开放不能操之过急,一步到位,而应坚持渐进化改革的方针,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道路。具体而言,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应从以下两个步骤着手,分步推进。
第一阶段:2018-2025年,努力构建高质量的服务业对外开放体系。应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和贡献稳步提升,促进服务贸易结构和区域显著优化、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高质量服务业对外开放体系初步形成。这一阶段,主要的着力点在于:应逐步放松对服务市场的直接管制,开放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领域的非关税壁垒;应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依托,逐步推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领域的有序开放;应加快推动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应逐步开放服务要素市场,减少无形产品贸易壁垒和投资进入壁垒;应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提高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开放度和透明度,着力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应大幅削减健康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应探索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可贸易性,推动数字内容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建设数字产品与服务、维修、研发设计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应积极拓展新兴服务贸易,探索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放宽或取消限制措施,重点推进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发展。
第二阶段:2025-2035年,基本形成服务业全面开放新格局。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大幅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控制力大幅提升。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入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并实行内外资、内外企业同等待遇。鼓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融合,通过撬动数量可观的优质非公有资本,有机融合国有资本的规模、技术优势。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领域有序全面开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基本建成。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除了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服务业都要尽可能放开。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自由贸易港建设基本形成。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