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会刊》第2期)晋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问题研究
晋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会课题组
编者按:晋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问题研究,是晋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会承担的市委政研室确定的2018年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本刊摘要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科学论述,主要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七个方面。本文围绕晋城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主题,从晋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经济体制改革三个侧面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晋城这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城市来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优势,产业低端化、发展粗放型,经济增长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目前,晋城面临着传统、低端产业逐渐衰退,新兴产业成长缓慢,新旧产业增长动力不能有效接续的困境,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只有通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速晋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才能实现晋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因此,无论从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还是从谋划未来发展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晋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经济体制现状分析
“十二五”以来,晋城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产业体系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4.2:63.6:32.2,调整为2017年的4.4:53.2:42.4,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日渐增强,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产业结构演变趋势逐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市场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市场商品品种、数量增多,有效供给不断提升,形成了以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经济体制改革筚路蓝缕,经过艰苦努力,取得巨大成就,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主体的企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量。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晋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产业体系看,农业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存在生产效率低、产业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的“三低”问题。第二产业“一煤独大”发展模式仍未改变,制造业小而不强矛盾突出, 2017年,煤炭采掘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仅占19.45%。而且,制造业主要是煤化工和生铁冶铸等产业,处于“微笑曲线”中间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科研及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2017年增加值仅占全市三产增加值的3.4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8%。生活性服务业结构不尽合理,集散型商品市场规模不大,商贸物流业落后,大型批发商少,中小零售商多,市场物价偏高。旅游业发展缺乏整体性、全域性的“大旅游”战略布局,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不相称。从市场体系看,依法诚信经营观念淡薄,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低下,政府监管不够有力。从经济体制改革看,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的保障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所有制歧视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政府干预企业过多,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没有真正触动产权这个核心问题,国有控股“一股独大”现象突出。民营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全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而晋城民营经济2017年提供税收占比为35.5%,实现增加值占比为34.94%,远远落后全国水平。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够清晰,“放管服效”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三、晋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思路和路径选择
(一)总体思路
坚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转型发展主旋律,稳一产、转二产、强三产,推动煤化工和铸造业转型升级,做强煤层气产业,大力发展光机电、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全域旅游业,加快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合理高效配置资源,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晋城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路径选择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稳定粮食生产,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二是深化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提高土地利用和流转效率,释放农村土地市场活力。三是大力发展以“玉米” 绿色丝麻、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健康养殖、地道中药材、生态林果和工厂化食用菌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形成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生产经营新格局。四是坚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专业合作社 农民、企业 农民、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民等模式,通过股份合作、租赁等方式,推动各种优质要素集聚,培育农业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使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成为人人羡慕的体面产业。
2、把制造业作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制造业决定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竞争优势,必须把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根据晋城目前制造业发展状况,必须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通盘谋划,紧紧围绕市委七届五次会议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煤与非煤的关系,借煤发展非煤,重点布局煤炭深加工高端项目,把煤化工产业继续作为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晋城煤化工产品低端化、雷同化和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制定产业调整政策,以控制总产能,实现煤化工产品差异化、高端化、精细化为目标,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步伐,靠创新驱动,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二是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继续抓好传统制造业的“去降补”工作,化解企业过剩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淘汰一批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企业,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秀企业。在抓好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努力培育新兴产业,把光机电、煤层气、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作为培育重点,使之尽快形成新的增长动能。三是正确处理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的关系,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发展要以开发区建设为抓手, 认真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整合晋城现有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国家级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平、阳城、沁水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培育壮大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促进集群内新企业快速衍生和成长,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区域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科研、设计、物流、营销等配套产业,提高产业产品关联度,促进产业优势互补,努力将晋城打造成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和专项发展规划,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研发设计、人力资本服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澳门皇冠四虎的售后服务和品牌建设等引领性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到2022年,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到50%以上,占gdp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到30%以上。二是切实搞好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布局和空间布局,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基础建设,包括大型物流基地建设、城乡批发市场建设、商贸集散区建设、商品服务体系建设、流通标准化建设等。合理规划商业网点,构建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生活性服务业体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坚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将晋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生态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晋城旅游特色。不断开发和丰富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加大旅游开发招商力度,吸纳外地企业到晋城旅游投资,实现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真正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观光旅游向综合性旅游、过境旅游向目的地休闲度假旅游的新跨越。经过3—5年时间,把晋城打造成国内新一线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4、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建立诚信机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保护企业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的法规制度,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破除市场壁垒,杜绝各种分割市场和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防止市场价格垄断与恶意操纵价格,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依法诚信经营教育,营造良好市场氛围,为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各种市场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充分竞争。
5、培育发展要素市场,提高配置效率。一是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消除劳动力市场二元歧视,保证劳动者工作机会均等,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合理流动。二是深化土地市场改革,改进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建立市场化土地交易机制。切实加强城市土地精细化管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鼓励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支持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四是深化技术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技术、资本和人才等要素的有效供给与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产权激励制度,加快推动知识产权的权益化、科技成果资本化与产业化。
6、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党的十九大为国企改革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晋城国有企业现状看,一是要对产权改革进行“补课”,在摸清全市各类国有企业资产家底,清晰界定产权归属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市场化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二是要针对国有企业不同情况,通过产权交易、股权转让、交叉持股、增资扩股、并购重组、授权经营、整体收购等多种形式,引入非公有制资本,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竞争领域的一般小型制造企业、商贸流通服务企业,国有资本可全部退出,改为私营企业。对一些经年累月亏损、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进行破产处置,并做好员工再就业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7、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晋城民营经济在优结构、转方式、增动力的新形势下承担着较大压力,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一些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考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加以重视。当前,要重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和山西省委《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七个方面30条政策举措以及晋城市委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以更多的精力经常分析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矛盾,解决新问题,为民营经济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8、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主攻方向,要冲破利益固化藩篱,克服对市场的种种偏见,加快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自由参与和有序竞争创造宽松条件,从而达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目的。政府在努力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要当好市场“守护神”。要进一步引深“放管服效”改革,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确立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确定政府的权力范围,真正做到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对国家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进行全面清理,最大限度地放权给市场。要以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政务服务集成办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放管服效”改革督查考核机制,把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确保“放管服效”改革取得实效。
四、晋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靠先进思想引领,要靠转变了观念的人真抓实干。解放思想首先在于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要不断加强学习,既要学习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性的知识,又要学习研究现代管理专业知识和别人的先进经验,使思想得到升华。要拓展思想空间,破除僵化的思维定式,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按部就班、患得患失、不敢担当的不良风气,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在狠抓落实上聚焦聚神聚力,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机制到位,调动全市人民积极性,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贡献。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二是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三是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四是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两条腿走路”。五是加强数字信息创新应用,把数字信息和实体经济有机融合,以数字信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推动全市发展动力转换,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要注重人力资本培育和人力资本服务。二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让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为建设现代农业输送新型知识人才。三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集聚和留住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四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五要把培养、引进、留住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四)实施扩大开放战略。树立开放发展新理念,站在 “桥头堡”战略定位的高度,以全新的视野扩展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对外,要继续贯彻 “走出去”战略,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机遇,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培育晋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对内,要依托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政策优势,深度融入中原经济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差异化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推进区域产能合作,引进集聚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晋城。
(五)实施创优环境战略。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以良好的环境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发展生产力。创优环境要在软硬两方面下真功夫、实功夫。硬环境方面,重点是加强飞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方面,重点是打造高效的营商环境,包括政务环境、服务环境、消费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执法环境等。
课题负责人:牛迷书
课题执笔人:田树明
课题组成员:田树明 段玉明 张晓宏